上海市法学会反恐研究中心
在上海市法学会、国家反恐办和上海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直接关心下,上海市法学会反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反恐研究中心”)于 2012年5月9日在沪成立。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张学兵,时任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吴光裕共同为反恐研究中心揭牌,国家反恐办副主任李远征专程与会并在致辞中对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反恐研究机构的上海反恐研究中心提出了“建成专家建言献策辅助反恐工作重大决策的智库、建成反恐理论交流的平台、建成培养反恐青年骨干的基地、建成对外交往的窗口,促进反恐研究与反恐斗争现实需要及重大疑难课题相结合、与国际政治、民族、宗教、法律、社会、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殷切期望。反恐研究中心成立五年多来,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反恐怖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和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本市反恐怖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反恐研究中心由市反恐办常务副主任陆东任主任,市反恐办副主任孙凯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等5名专家学者任副主任。为确保反恐研究中心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运作,反恐研究中心设立了“一会、一处、一室”的组织领导架构。一是立足本市反恐怖实战需求,目前已吸纳了由16名常务理事、62名理事和7家团体理事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领导骨干共同组成的学术研究团队,并以此为主体设立研究中心“理事会”,统筹规划实施研究中心的重大事项和学术研究活动。二是根据研究活动的需要设立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的“秘书处”,总体负责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并牵头协调相关内部事务,确保各项研究活动有序开展。三是按照日常运作的需要设立“办公室”,由市反恐办和上海公安学院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日常组织联络、刊物编写以及其他事务性工作,保障各项具体工作有效落实。
在市法学会和市反恐办的领导下,在反恐研究中心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反恐研究中心按照“立足上海、切合实际、贴近实战”的工作理念,围绕特大型城市反恐怖工作实战,积极开展前瞻性、实务性反恐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由反恐专业部门组织、社会共同参与,集“研、训、战”为一体的反恐理论研究综合机构,为上海反恐怖工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有益依据,为推进上海反恐怖工作资源整合和实务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反恐,更好地推动上海反恐怖工作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注重课题研究。以实战需求和工作重点为导向确立反恐研究课题,已完成60余项课题研究、20余项实战微课题研究及多项专题研究,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课题成果,得到了俞正声、刘云山、孟建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二)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发挥反恐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整合运用专家理事资源,针对反恐怖工作实际,会同市公安局反恐总队举办反恐指挥员培训班、反恐业务骨干培训班及专题讲座等。(三)开展调研交流。紧贴上海反恐工作实际,加强反恐研究中心与市反恐办内设机构、区反恐办以及本市反恐重点单位对接与整合,牵头相关课题组和专家理事与本市反恐实务部门实现常态化对接。(四)发挥智库作用。在充分发挥反恐研究中心现有理事作用的基础上,从当前反恐怖斗争形势及本市反恐怖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与本市高校、社科院等学术研究机构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具有反恐理论研究专长和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沟通协调,切实强化反恐研究中心的智库作用。 (五)推动成果运用。汇集课题研究成果,自2012年始分别印制“年度反恐研究课题论文集”和“实战微课题论文集”。
主 任:陆 东
常务副主任:季 平
副主任:(按姓氏笔画为序)
何建华 李文艺 潘 光 顾定国
秘书长:章志波
副秘书长:
王 良 刘延霖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冯绍雷 刘中民 张家栋 赵干城
胡 华 黄伯青 滕五晓 葛 壮
理 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爱学 王 震 韦进深 包澄章
曲传军 孙德刚 朱海鹰 刘 诚
刘 娟 吴剑虹 肖 军 陈洁华
陈建定 陈楚裕 陈银宝 何建民
何 渊 杜幼康 张屹峰 李干和
李志萍 李建华 李 敏 阿扎提
岳 平 周 舟 郑 华 郭长刚
奚 敏 袁政安 阎德学 董际平
韩 新 惠志斌 虞 浔
团体理事: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铁路局、上海市旅游局、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申通(集团)公司、上海城投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