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13:14:41 【 字体: 】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一刻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为此,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设了“法学家大讲堂。
4月10日,“法学家大讲堂”正式开讲,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作为首期主讲嘉宾,与听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司法实践,更好实现公平正义?”
“法学家大讲堂”邀请法学家聚焦法律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论题、社会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与公众交流,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信仰,引导民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种问题。
第一期主题: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司法实践,更好实现公平正义?
主讲嘉宾: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左一)
特邀嘉宾:
科大讯飞副总裁、政法事业群执行总裁冯祥(左二)
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会主任谭芳(右一)
法学家大讲堂划重点:
法的本质是公平公正,而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
研发刑事案件智能辅助系统,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应用到刑事办件当中,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司法改革落地,确保公正司法,减少司法任意性,防止冤假错案。这既是“法”追求的价值,也是这套人工智能系统所追求的价值。具体如何实现?
第一,制定出证据标准、证据规则指引,为办案人员收集固定证据提供办案指引。在当法官之前我是一名侦查员,对证据的核心作用、关键性作用体会非常深。导致冤假错案发生原因很多,但无一例外都存在事实不清的问题,所以206首先制定出证据规则、证据标准指引,把刑法确定的400多个罪名,每一个罪名定罪需要哪些证据,都制定出模型嵌入系统,给办案人员提供某一类案件的证据指引。这样就倒逼办案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确定的标准和规则来收集固定证据,解决证据标准适用不从一,办案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对于证据进行校验、把关、提示、监督。这个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提示办案人员收集证据时有没有瑕疵,证据链条是否完整。以便办案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去补证和做出说明,避免“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
第三,辅助庭审。事实查清在法庭、事实认定在法庭,所以庭审对案件判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援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庭审的时候辅助法官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并且全程录音、全程录像、全程留痕、全程监督,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减少了司法的任意性,从源头上解决了冤假错案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创造了更高层次的司法文明,大大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科技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206系统也没有止步时,我们将根据需求、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和提升,发挥它在促进公平正义,推进司法改革、保障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综合来源自上海新闻广播、话匣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