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14:30:06 【 字体: 】
来源:法治长三角
督君按
昨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的“双马交锋”,为ai再点一把火。
然而,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ai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催生各类全新的安全风险。在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社会就业和法律责任等诸多领域,尚有待法治规范。
那么该如何“共建未来法治,共享智能福祉”呢?
今天上午,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法学会和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主承办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将回答这一问题。
上午8:30,来自海内外律法界、人工智能产业界的800余位嘉宾齐聚上海展览中心,参加在这里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
此次论坛主题为“共建未来法治,共享智能福祉”,旨在推动产业发展和相关制度的跟进,更好服务保障ai国家战略大局,向世界展现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国际合作打造重要的沟通平台和桥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健康发展。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尹弘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主持。
督君注意到,长长的嘉宾介绍中,11位国内外重量级专家学者显得尤其瞩目。他们分别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罗伯特,最高院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许建峰,英国梅蒂斯研究所主席马克比尔,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季卫东教授,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法律研究生院院长、欧盟法律政策经济学讲席教授克劳斯等。
在研讨环节,他们围绕人工智能与法治相关应用和发展等话题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
据了解,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法学会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后,今年作了升格,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去年研讨会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今年发布了《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及《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2019)》。
《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阐述了人工智能政策规划与法律法规、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人工智能的法治应用、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搜集汇总了中国乃至世界有关人工智能法治发展、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方面的战略、政策、法律、重大理论研究和实际项目应用等资料。
《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2019)》就人工智能在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社会就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面临的风险挑战和法治应对进行规范,提出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
据悉,此次论坛还特别设置面向全球大学生的“人工智能法治青年论坛”专场,届时将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迎接来自全球近300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并将发布《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倡议性文件,提升全球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人工智能法治的认知,更好地履行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