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11:14:42 【 字体: 】
来源:东方新闻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院长袁胜育认为,既要研究法律问题,更要研究潜藏在法律问题背后的文化、历史问题,要培养一种对法律文化的尊重,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
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宋晓燕主持海外投资规则与“一带一路”倡议讨论环节。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副教授马修·伊利指出,通过新加坡公约,看到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展现出中国的决心。国际上需要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法律。中投丝路首席执行官、纽约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马文彦回顾了数字丝绸之路的背景,分析了其现状。所有国家都想进行经济转型,多与中国在数字经济上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国际商法教师舍尔扎德·霍吉穆拉托瓦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营商环境,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招商集团原总法律顾问、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会长王春阁认为,“走出去”面临的各种争端亟需仲裁机构进行调解。缅甸德信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曾勤博分享了缅甸在上述问题上的应对措施与经验。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理事、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石俭平副教授认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存在一些缺陷,也许中国未来可以倡导建立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属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海峰教授,最高人民法院 “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上海政法学院)主任盛红生等进行了讨论。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峰作了会议总结。(王驰骋 姜泓冰)
上一篇:
下一篇: